By Altus 2012
中東地區位處西方政治、文化交流衝擊以及貿易交通的要衝,自古以來成為謀求霸權地位的西方大國必爭之地。中東地區原本就存在著複雜的宗教、民族與領土之爭,在西方勢力的介入後更趨複雜,成為影響國際政治局勢的重要關鍵地區。當前伊朗核發展問題,在世界各國不同的戰略立場與伊朗本身擁有石油輸出以及咽制國際石油運輸航道-荷姆茲海峽的重要談判籌碼下,中東濃厚的火藥味卻又透露出異常詭譎的局勢。
伊朗核技術升級近在咫尺 危及中東安全平衡?
伊朗自1950年代先後投入大量資金發展核能計畫,自1980年伊朗與美國斷交後,伊朗的核能源開發計畫開始受到美國的質疑。美國一再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對其採取遏制政策。根據西方國家的情報顯示,目前伊朗已建立一個核電廠、六個核研究中心以及五個鈾處理設施,但目前暫時仍未獲得製造核子武器所需的濃縮鈾及鈽的技術。今(2012)年1月1日,伊朗對外宣稱已經自行成功測試和生産出可以用於核子反應爐的燃料棒,以及能夠加速提煉濃縮鈾的離心機。事實上,伊朗自1960年代以來就積極發展核計畫,近來主動對外發佈於核電運用的研發成果,立場上主要仍宣示其核計畫的性質乃是追求「和平運用核能」並為人民服務的基本權力,因此不會停止鈾濃縮過程的研究。為了打破依賴核武器的霸權主義,伊朗也不會放棄研發核武器,更願意與其他伊斯蘭國家分享技術。
對此,伊朗於1月宣布,鄰近科姆市(Qom)的福爾多(Fordow)燃料濃縮廠很快就會啟動,且有能力提煉純度20%,以及純度3.5%和4%的濃縮鈾,為了證實此項消息,伊朗主動邀請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前往稽查國內核能設施,根據IAEA發言人杜德(Tudor)發表聲明表示[1]:「經證實伊朗獲得朝鮮和巴基斯坦提供技術協助,已開始於難以攻擊的福爾多山區地底新設施提煉純度上看20%的濃縮鈾」。除此之外,伊朗為了先發制人,對於西方可能的石油制裁行動做出反應,於去(2011)年12月開始一連串的海上及地面軍事演習,尤其於挑選每天有近400萬噸石油通過霍爾木茲海峽為期十天的海上軍事演習,更是具有展示伊朗國家立場以及其於國際公海威懾力的強烈意味[2]。由於濃縮鈾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製造原子彈,伊朗對外展現逐步進逼的挑釁舉動,已經挑起美日等國家對於中東區域安全的敏感神經。
美以就伊朗問題意見分歧 以色列擬先發制人
自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美以關係歷經多次不穩定與變動,1953年美國艾森豪總統上任在中東推行的「艾森豪主義」,企圖利用阿拉伯人的力量與前蘇聯抗衡,美國因此遏制了以色列的對外擴張政策,尤其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期爆發,美蘇聯手逼迫英法和以色列與埃及簽訂停火協定,以色列必須退出西奈半島,自此美以關係大受影響[3]。1961年民主黨甘乃迪當選總統,親以勢力逐漸崛起,甘乃迪是第一位對以色列提出安全保證的總統,自此之後美以關係穩定發展,以色列逐漸形成美國在中東維持長期利益的重要戰略伙伴。但畢竟以色列周邊強敵環伺的安全顧慮一直存在,以色列屢屢在周邊戈蘭高地爭議、美國對中東其他國家軍售等議題產生矛盾與分歧,尤其在防止中東核武器以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發展與擴散上,以色列始終不受美國約束,但以色列堅持發展並擁有核武器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導致美國在要求中東國家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的立場上存在雙重標準,甚至以此為藉口出兵伊拉克,最終使得埃及等阿拉伯國家因以色列擁有核武而拒絕加入《核不擴散條約》[4]。
與以色列與伊朗關係部分,在伊朗巴列維王朝時代,以色列與伊朗曾經相當友好,但自1979年1月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之後, 巴列維流亡國外,宗教領袖何梅尼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共和國。何梅尼把以色列看作西方殖民主義在中東的工具,反對以色列建國,不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伊朗甚至號召伊斯蘭世界的穆斯林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消滅以色列政權,自此兩國關係徹底破裂。
兩伊戰爭後,伊朗重新啟動巴列維時期的核計畫,為迫使伊朗放棄核計畫,以色列以影響國家安全為由強烈反對,並力促美國、歐盟等國家向伊朗施壓,此次伊朗對外公佈核能技術的突破,自然讓以色列腹背受敵,兩國之間敵對亦進一步加深。
為此,美以高層官員近期密切互訪,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晤多名到訪美方高層官員和國會議員,包括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蒲賽,以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等人,由於美國國內對於是否對伊朗動武仍缺乏共識,復考量國內總統大選在即,普遍認為美國應不希望剛從伊拉克的泥沼中抽身,卻又要重新投入對伊朗的戰爭。因此美國白宮發言人於3月初表明美方立場:美方打算繼續借助外交和制裁迫使伊方放棄核計畫。但以色列對於美方對於動武議題拒絕承諾的態度趕到不安,因為此舉將使制裁效果有限,可能導致伊朗發展核武問題將無底線的延燒下去。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預劃於本(3)月5日訪問美國並會晤歐巴馬總統,以色列媒體《國土報》提到,此行伊朗核計劃將是重要討論議題,預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將要求美方明確表達對伊朗動武問題「底線何在」,美國因擔心以色列先發制人,逕自對伊朗核子設施空襲,因而積極溝通,希望繼續觀察國際制裁效果。而以色列則保留對伊動武選項,不打算預先告知美方何時會對伊朗空襲「核武設施」,作為逼迫美國對伊朗施加更多壓力並做出承諾的手段[5]。
多重戰略制衡選項--歐洲及日本支持對伊朗經濟制裁
石油是目前多數國家仰賴最重要的經濟資源,而伊朗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中的第二大產油國,目前每日產油350萬桶,出口230萬桶左右,其中多數向亞洲國家出口,其中中國是目前伊朗石油的最大進口國,日本是第二名,歐盟國家亦佔有約20%的出口。由於伊朗是美國前總統布什所定義的「邪惡軸心」國家,美國迄今採取了除戰爭之外的所有可能手段,包括通過聯合國對伊朗施加壓力(聯合國自2006年以來已對伊朗實施4輪制裁),以及今(2012)年2月下令凍結伊朗政府和包括伊朗中央銀行在內的所有金融機構在美國境內的所有資產。而世界各國在美國登高一呼後,亦採用傳統經濟制裁手段來解決伊朗核問題,歐盟及日本首先通過禁運制裁,歐盟於1月以伊朗發展頗具爭議的核計畫為由,決議7月1日起不再從伊朗進口石油,而日本亦宣布減少對伊朗石油進口[6]。伊朗亦不干示弱,伊朗石油部於2月表示,已經停售石油給英國和法國企業,以報復歐盟7月將生效的禁運制裁[7],亦揚言可能封鎖國際石油運輸航道荷姆茲海峽作為還擊[8]。由於石油收入佔伊朗外匯85%以上,美歐對伊朗的石油禁運讓伊朗石油幾乎變成不良資產,加上阻絕伊朗與國際間銀行的金融往來管制措施,勢必對伊朗的經濟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但這種影響和壓力也是有限的,伊朗可以用相對低廉的價格向中國、印度、俄羅斯以及國際社會其他國家輸出石油,而國際原油因恐慌戰爭的心裡因素而價格揚升,伊朗的石油產業未必會受到嚴重衝擊。
就在伊朗與其他國家關係劍拔怒張之際,伊朗外長薩利希(Ali Akbar Salehi)於2月19日主動對外釋出緩和局勢的訊息,表示伊朗將抱著積極的態度重啟與英、美、法、俄、中、德等六國的會談,在堅持其擁有和平運用核能的權力下,希望達成「雙贏」的局面[9]。持平而論,當前世界剛遭逢金融風暴衝擊,歐債問題懸而未解,油價的走高對全球景氣復甦無宜是雪上加霜。國際組織預測,如果波灣戰火再起,歐盟正式停止從伊朗進口 原油,全球油價將上漲30%,原油價格可能飆升到每桶150美元至160美元。國際分析人士亦認為,制裁伊朗石油出口事與願違,由此引發的油價上漲不但讓伊朗從中受益,還會傷及全球經濟。
國際間針對制裁伊朗核武的問題,由於美國目前國內政治局勢未明,不願對動武做出承諾。歐盟國家在制裁伊朗的立場上有所歧異。而中國及俄羅斯兩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更反對對伊朗動武,主張重啟談判對話機制來解決爭端。加上長袖善舞的伊朗擁有大量石油輸出以及咽制國際石油運輸航道-荷姆茲海峽的重要經濟戰略武器,歐盟和美國等西方國家為了避免戰爭造成的嚴重後果,目前持續透過國際談判與對話機制來解除爭端,似乎是對雙方最有利的選項。
[1] 中央通訊社:IAEA證實 伊朗啟動鈾濃縮。網址http://tw.news.yahoo.com/iaea%E8%AD%89%E5%AF%A6-%E4%BC%8A%E6%9C%97%E5%95%9F%E5%8B%95%E9%88%BE%E6%BF%83%E7%B8%AE-011718361.html。瀏覽時間:2012/3/3。
[2] 由於荷姆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素有“海灣的咽喉”之稱。世界上近40%的石油以及數量可觀的天然氣由此輸往全球各地,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的唯一海上通道。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這里運往世界各地,對全球石油供應具有戰略影響,此舉亦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應聲上漲。鉅亨網新聞:伊朗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重磅裝備劍指石油制裁。網址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225/KE11I20IASM0U.shtml?c=headline_sitehead。2011/12/25。瀏覽時間:2012/3/3。
[3] 李傳建等編著(2006),以色列與美國關係研究-以色列對外政策中的美國因素,頁101。北京:時事出版社。
[4] 同前註,頁104-109。
[5] 中共人民網:伊朗核問題博奕虛虛實實。網址:http://world.people.com.cn/GB/157278/17237463.html。2012/2/28。瀏覽時間:2012/3/2。
[6]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日本挺美制裁伊朗 日減伊朗原油進口。網址:http://ap.ntdtv.com/b5/20120113/video/85863.html。2012/1/13。瀏覽時間:2012/3/3。
[7] 聯合新聞網:伊朗石油停售英法 歐盟國家剉著等。網址http://udn.com/NEWS/WORLD/WOR2/6911285.shtml。2012/2/20。瀏覽時間:2012/3/3。
[8] 新唐人亞太電視台:日本挺美制裁伊朗 日減伊朗原油進口。網址:http://ap.ntdtv.com/b5/20120113/video/85863.html。2012/1/13。瀏覽時間:2012/3/3。
[9] 星島日報:伊朗核問題六方會談重啟。網址:http://hk.news.yahoo.com/%E4%BC%8A%E6%9C%97%E6%A0%B8%E5%95%8F%E9%A1%8C%E5%85%AD%E6%96%B9%E6%9C%83%E8%AB%87%E6%88%96%E9%87%8D%E5%95%9F-005500327.html。2012/2/19。瀏覽時間:2012/3/4。